22 May, 2019

訃告

訃告

家母 (別名 GiGi) 已於 2019 年 5 月 18 日 往生。家母為虔誠佛教徒(名果芝),故將為火化。往生是夜,獲東初禪寺助念團助念,更已展開 49 天回相。

母命火化後不設告別儀式。白金,花圈固然請免;如想表意,可個人或團體方式捐贈東初禪寺(見下) 或其它慈善機構,亦是功德;懇請一切隨意隨緣。

眾知裡的佛教徒可在家回相,亦可每星期一  7:30 - 9 PM 至東初禪寺集體回相。家母骨灰將置於紐約上州莊嚴寺,並於 今年 10 月 6 日舉行集體祭拜儀式。

       子  鄒希聖        媳  嚴巧玲        孫  鄒旭榮



————————————————————————————————————————


  • 東初禪寺 (網頁)位于 91-26 Corona Ave, Elmhurst, NY 11373。如欲捐贈,支票抬頭 CMC ,可註紀念果芝。
  • 此為我以前的一個部落格,現在再次啟用。除了這訃告貼子外,會再發一些紀念家母的文章,請記下連結鏈。
  • 貼子下面長框裡可以留言。

02 February, 2011

兔年的祝福

兔年的祝福
這幾年來,客觀感覺好像每年都在犯太歲;也因習慣了,主觀上開始覺得好壞都是一種磨練,年紀大了就該學習。知足常樂,説來順口,可是人心不足,真的讓這句話到心裏頭是不容易的

生命裏總是有許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們開眼去看,洗耳去恭聼, 憋著呼吸不言語地去欣賞。這該辦到的。

這樣來看,虎年還是挺充實的。前些時間沒什麽時間寫扎記, 就此略提幾句。年底在紐約搬了家,家母感覺溫暖舒服,而我也多了一間好聲的音響房; 這一段在紐約的時間很累,卻是深刻的。虎年尾也聼了一些很棒的音響,更買了一些心頭好; 雖是身外物,也是好事。

我們在哪裏?Somewhere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想跟各位分享。自 Lost in Translation 後,我就喜歡上了 Sophia Coppola 簡約内斂的風格, 新片 Somewhere (港譯迷失某地,天哪)上演第一天就去看了。

電影沒有什麽劇情,沒耐性的人不宜。男主角對我來說不像是萬人迷,可女主角就不一樣了。她是還沒滿 13 嵗的 Elle Fanning. 網上的資料和照片是不能反映他在這電影裏的樣子的。這年紀的孩子長得快,在拍攝期間她就長大了不少,用亭亭玉立來形容是不足的。 對我來說,她脫俗的清純沒法掩蓋鏡頭下她攝人的艷麗 - 不只是美麗,是艷麗。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是孌童狂, 那是他們的狹窄;尷尬年齡的小孩時常最好看也最有意思,大人要懂得欣賞, 那是世界美麗的一部分。看得出女導演就是這樣想的,也深知女孩成長的過程,故把 Fanning 拍得美不可言,非文字能形容。這也是電影的成功之處,令人信服這樣的女兒可以令浪子的父親回頭。

我奇怪的是,所有影評裏(大多男人寫的),除了對她演技的一致肯定外,對這女孩角色的情懷沒太多的着墨,也沒太多形容她氣質容貌的文字,可能影評家們不想跟孌童狂拉上任何關係。對我來說,她是我在虎年看過最美的女士;這樣說一點猥瑣都沒有,她只是如我之前提到 “...等著我們開眼去看..., 憋著呼吸不言語地去欣賞..."的一個角色, 在小小的銀幕上代表著大世界的美好。

新的一年,也是時候去好好想想,我們到底在哪裏?我們的角色是什麽?

New York Times review




29 November, 2010

Letter from NYC 2010 (9): LIC Waterfront

Letter from NYC 2010 (9): NYC Waterfront

Two weeks ago a friend took me and some visitors to the waterfront in Long Island City (LIC). I was astonished how it had been transformed.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is work on the NYC waterfront just about everywhere, and the city is so much the better for it. Since on the LIC waterfront you can see the entire Manhattan skyline, it is arguably the best view in NYC.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better than the view from Brooklyn.

I shall not write much but browse the following links:

More Pics of LIC waterfront
360 view

I wish HK can be developed as well as this, but I shall not hold out hopes.

05 August, 2010

電影:唐山大地震

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發生在距離北京只有150公里的河北省唐山市的特大地震,震源距地面6公里,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wikipedia)

請問上述的史實,能在一部電影裏表達出來嗎?我覺得無論特技怎樣發達,一部成功的災難片的中心仍是人的故事。馮小剛的電影就是這樣,開頭的十幾分鐘是經典的災難片 (有外援),效果不錯,接下去就完全是一部 tear-jerker, 催人淚下的電影

之前看過一些馮小剛的電影,總是覺得不過不失外缺點什麽,但這一部我覺得是很好的。好得來卻在災難片和劇情片兩部份裏都挺有好萊塢的感覺,而這也就是它的問題:中國人,尤其是有識之士,對好萊塢是又嫉妒又貶視的。在大陸,這替電影帶來網上的各種尖銳的評論:

一個轉載很多影評的網頁 (尤喜這個 Blog, 好一個"大俗大雅")

不禁想,有那幾部香港電影會承受這麽多文字的聲討?不就是一部電影嗎?需要承擔起民族的使命嗎?不同的意見是好的,可是過分的期望是沒由的。

重要的是:災難成了揮不去的心結, 能在人物描述裏做到嗎?我認爲劇本和導演很刻意地做到了。說刻意,就是説導演的 Manipulation 是赤裸裸的。這種要你哭,要你笑的操縱要成功的話需要好的 timing。 馮小剛掌握節奏的技巧就算未能儘善也還是很好的,替電影帶來一份流暢感。也重要的是:在淚灑電影院之時,大地震被忘了嗎?沒有,就好。

劇情我不多說了, 但留意到電影 (小説) 中心用的橋段,就是母親必須要在兩個孩子裏挑一個的環節, 早早就在 Sophie's Choice (也是小説改編)出現過了。

25 July, 2010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這個展覽不用多介紹,八月二十九號前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就算是以前看過不少吳冠中作品的人也應該去看,因爲展覽裏有不少畫家在今年過世前捐出的作品。我自己就最喜歡這批裏的一些純黑白水墨抽象畵。非常簡單,但看得出是一輩子的功力, 也看得出畫家受的西方影響和教育。跟他常掛在嘴上的 Mondrian 比劃一下,挺有趣; 但我覺得他有時候更像 Klee。這些畵在網上搜索了很久,沒能找到圖片,卻找到了這個展示很多圖片的 youtube

這裡是所謂的官方網站, 有些圖片。

16 July, 2010

話劇:金鎖記

話劇:金鎖記

July 10, 元朗劇院
焦媛實驗劇團:
主演: 焦媛, 尹子雄

編劇: 王安憶
導演: 許鞍華

詳細資料

張愛玲我肯定喜歡,但不能說我是張迷。去看戯前把金鎖記看了一遍,可能因爲題材的關係,沒有特別的共鳴。

元朗不是上環
這次重演地點之一居然是元朗劇院,不去看也説不過去。元朗劇院其實是個一流的 場地,比上環更好,可那觀衆就不一樣了。西鐡並沒有把更多的觀衆帶到元朗,卻把最劣的觀衆帶進了劇場。

賣座並不理想,報 載:"...焦媛、高志森及李潤祺...(七月 四日)去到元朗派發宣傳單張,宣傳今個月在元朗劇院演藝廳上演的舞臺劇《金鎖記》。雖然昨日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度,但焦媛依然向大小巿民包括菲傭派發單張, 務求為舞臺劇進行最後的宣傳..."

是晚只有幾成的入座率。人的多少不是問題,坐上也不乏專程去捧場的時尚青年男女,可是只需要幾個本土的大叔大嬸就能讓本土味徹底地掩蓋品味。一兩個脫了鞋,翹起腳的摒在視線外就可以了,可是耳朵哪?只能無奈地聽著各式的電話鈴聲四起, ”...喂喂,我係道睇緊戯呀!...“

此戯初演在國内巡迴時很是轟動,很多媒介都詳細報道過, 也不乏見解 (文匯報中國網新浪網南方周末 )。我這裡就不多說,只談一些感覺:

編劇 我覺得王安億可以,挺忠於原著,刪去兒子的角色也沒問題。

導演 除了一兩部早期的電影外,我從來都覺得許鞍華永遠都差了那一點點, 更常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像工匠多於藝術家。許鞍華在場刊裏說: "...金鎖記其實特別慘烈,惡毒, 我希望盡量弄得有生氣些, 若太低沉, 悲哀,觀衆會看不下去。 所以,這次處理上相對活潑, 也有點喜劇色彩..."。對我來說,這就是問題。其實我看這小説,覺得曹七巧是潑辣不討好,但“角色太沉重 “我怕只是導演性格上的包袱,多説好少說壞的壞習慣。既是如此,何必偏偏要導這一個故事呢?焦媛這“風格化”的演出,替觀衆卸下的不只是沉重,更多的是原氣,難怪那些年輕觀衆沒任何承擔地笑個不停。不得不問,這是張愛玲嗎?再問,他們知道張愛玲是誰嗎?

演員 焦媛是天生的好演員,“風格化”的問題不在她。她全情投入,臺詞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更有唱戲般的節奏感,實屬難得。尹子熊就不行了。我覺得姜季澤這角色, 雖是敗家子, 卻仍是大家出來的人。 尹子熊非但沒那氣質就差那麽一點就變得有點猥瑣了(這裏面也有導演的問題)。我在想,這角色要是由杜汶澤演就好了。其他的演員都很稱職。

佈景簡約, 大致到位,只缺點靈氣。燈光沒有什麽特別, 不過不失。兩者可能也沒什麽發揮的空間。

附:一個有關焦媛的 Blog

21 June, 2010

Concert Review: SZSO-Shostakovich -張國勇

Concert Review: SZSO-Shostakovich -張國勇

June 12, 2010, 深圳大劇院音樂廳
深圳交響樂團 - 張國勇 - 賈然
Saint Saens-Shostakovich


六四 HKPO-Lazarev 激昂的音樂會還在腦中回蕩, 沒幾天後卻是深圳交響樂團的蕭氏第十 五號。 我本想難免會有點“反高潮“的感覺,但事實證明剛好相反, 我的憂慮是多餘的。

我去聼的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爲曲目吸引, 但更大的是我想聼 張國勇 的表現。我在 2007 年聼了他伴奏的音樂會後(見下面的附錄),就覺得他是個非凡的指揮 。這天,看了場刊裏 張國勇的資料 後,就有了期待。不單因爲他在俄羅斯受過教育,對蕭氏肯定有深刻的了解, 更因爲他原來是 Rozhdestvensky 的學生!Rozhdestvensky 從蘇俄時代到現在都是俄國音樂圈裏擧足輕重的人物, 對蕭氏的了解更是第一手而非一般的。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極高:“...I am awarding Zhang Guoyong the highest mark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ducting department in the Moscow Conservatory. He can most assuredly take his place in any orchestra throughout the world!...”

第十五號蕭 氏最後一首交響曲,寫的時候蕭氏是知道自己快死了。 曲子的風格奇特,可説是蕭氏在他生命中又一次的“反高潮“。曲子肯定是言之有物,但隱晦中説的到底是什麽就備受爭議。我們先看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對此曲的描述:

"...《A大調第十五號交響曲,Op.141》寫於1971年蕭斯塔可維奇健康日益惡化之時。第一樂章帶著些許孩童的天真氣息,另外 也嘲諷成人在共產體制下被矮 化成傀儡;曲中所引用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的片段,則暗示著召喚革命的浪漫理想,而玩具化的配器也有意突顯俄羅斯中央監獄的對面竟然是中央玩具店。第2 樂章的長號主題係取自一首囚犯歌曲,整個樂章的基調則為嘲弄與憤怒。第3樂章挖苦與諷刺的調子亦十分明顯。第四樂章引用華格納《指環》裡的命運動機、《齊 格飛》葬禮音樂的反覆節奏和《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開頭音符,以及蕭氏自己《第七號交響曲》裡的進行曲,最後則迂迴到嘎嘎響的死亡骸骨。基本上,此曲可謂蕭 斯塔可維奇向現實、過去的影子和音樂美麗世界的告別之作。指揮大師蕭提1997年3月所錄下的版本,係他跟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最後錄音,整體演出室內樂般透 明紋理和合奏完成度,節奏活潑,表情洋溢華格納式神祕。結尾打擊樂器的聲音漸去漸遠,大師也彷彿就此消失於人間,很虛無,卻令行家熱烈感動。..."

張國勇向觀衆對此 曲做出了幾乎 10 分鐘的講解, 重覆強調:(1)藝術家在暴政下表面的妥協和骨子裏的反抗; (2)快死的蕭氏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在不安和憂傷下過日子,但不能死的時候都是這樣, 故此採取了抽離的風格。張國勇的解説平實自然, 像對話一樣;希望多些指揮可以這樣做。

今年深交的音樂會有異往年的是回歸了大劇院。 大劇院的設計酷似我們的大會堂,音效也是粒粒皆清楚, 唯一的遺憾是小了點,臺上顯得擁擠, 而強聲時不免有點超載的感覺 。

張國勇指揮 的風格跟他的講解一樣樸實,可說是毫不起眼,但在他的指揮下樂隊的表現近乎完美,無論在深度或技術層面上都超越了樂團去年的第十號。 先前用來形容蕭氏第十一號/Lazarev 的文字,只用改一點點同樣可用在這裡:

“蕭氏很多作品,包括第十五號, 演繹最難的是對連貫性的要求。各種的微弱聲音滿佈此曲, 平庸點的演繹會令人在刺激過後容易產生乏味的感覺。在這些地方張國勇沒少費周章, 在一個緊接一個隊員或聲部身上張羅到豐富的色彩, 描繪了萬生態的哀樂, 扣人心弦。“

在這曲子的表現上,深交的木管及敲擊樂的出色程度 甚至超越了上一場的港樂。各種的敲擊片斷演出了時鐘的踢踏,敲響的警鐘, 心悸後的恐懼, 在不規則裏對平安的緬懷。越聼下去越覺得時光漸在流逝,心頭更浮出不安及唏噓交錯的感覺。那是先前在臺北聼同一曲目 (Michael Sanderling 指揮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沒有感受到的。

在我的心靈上,兩場的蕭氏是分不開的聯體,第十五號明顯地延續了第十一號的意義,共同替我帶來了對蕭氏更深的認知, 也是我聼過最令我感動的蕭氏。心裏面有感恩的感覺:活著的人怎能忘記無辜地死去的人?也覺得安慰:在這浮華的年代,有心人還是有的; 在這廖化當先鋒, 肉麻地叫大師前大師後的年代, 非凡的指揮和音樂家, 也就是默默耕耘的有心人,還是有的。

上半場是 Saint SaensDanse Macabre 後演出了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鋼琴新秀賈然的技術非常扎實,伴奏也到位。整體來説,這法國音樂缺了一點輕鬆的感覺。你也可以在港樂來季聽到賈然

坐在旁邊的是一位很漂亮大方的女士 。 我問她在替誰錄像, 才知道她是俄羅斯大號首席 Anton 的妻子, 也是一位鋼琴家。 聊天時她也說張國勇是很棒的指揮。在香港張國勇通常會指揮中樂團或替歌唱家伴奏, 希望未來他能有機會指揮點交響曲目。

附錄 1:廣州日报訪問提及蕭氏及老師 Rozhdestvensky全文

...广州日报:在中国指挥界,你被公认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能不能谈谈你的心得和体会?

  张国勇:我偏爱肖斯塔科维奇,原因是我不仅 喜欢他独特的音乐语言以及高超的作曲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很敬重他的人格,他是一位讲真话的音乐 家。要更真切地感受一个作曲家及其作品,就一定要到他生活的环境、地域里去寻根。我在俄罗斯的学习生活经历对我指挥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帮助很大,而且我与 一般较年轻的留学生不同的是,我在俄罗斯学习时年龄相对稍长,有一定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文化经历。我就不只是纯粹地学习技术,而是在感悟文化, 感悟人生,感悟历史。这可能也是我的演绎带给听众的比较特别的一点吧。

  广州日报:您的恩师国际著名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也是一位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权 威,能跟我们谈一下他对您的影响吗?

  张国勇:我的老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文化的人。他和肖斯塔科维奇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也有很好的私交。我的老师对肖 氏作品的理解 是第一手的也是最真实的,很多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还是他首演。我认为,我的老师在对音乐结构的宏观把握方面做得尤为出色,非常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附錄 2:24/03/2007 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陽光-張國勇 (我寫於 2007)

"...The hall was packed with an enthusiastic audience (frequently the case with mainland artists). I was really surprised when the orchestra came out, so young!...The real surprise is the orchestra。 They played with concentration and verve under Zhang Guoyong, who conducted with concision and incisiveness. The opening Rossini Barber overture was dramatic. The strings were excellent and had big, dramatic, penetrating power. Most surprising was the lack of “Chinese sound” and the orchestra’s grasp of all the musical styles. Even the Mozart pieces were delivered with élan (that cannot even be said of the HKPO); the beautiful clarinet playing of ?Li Cong almost took my concentration completely away from Yang Guang. The winds were in general very good, except for the sound of the oboe (instrument?). The brass was surprisingly secure and warm. I think this is already a better orchestra than the Sinfonietta and the Macau. And it played the various styles in a more versatile way than the HKPO. For an orchestra so young it is 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them again. .."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14 June, 2010

Concert Review: HKPO-Shostakovich-Lazarev

Concert Review: HKPO-Shostakovich-Lazarev 音樂的祭拜

June 4, 2010, CCCH

HKPO-Alexander Lazarev
Mozart-Shostakovich

作爲一個中國人,六四不單是一個畢生難忘的日 子,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符號加問號。這一天,連政治冷感的大衆都會想起歷史。當天,我選擇了去聼音樂會。要知道原因的話,看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對 此曲的描述就知道了:

"... 標題《1905年》的《G小調第十一號交響曲,Op.103》首演於1957年,內容描寫一樁重大歷史事件:1905年俄羅斯東正教教士加朋錯估沙皇尼古 拉二世的仁慈,率眾赴皇宮請願,沒想到沙皇全家避居冬宮別墅,警察及哥薩克騎兵向群眾開火,廣場血流成河,埋下俄國大革命的火種。全曲四個樂章均附標題: (一)宮殿廣場(二)元月9日(三)永恆追憶(四)警報,有學者認為其精神內涵似乎隱喻譴責蘇聯當時入侵匈牙利的不當。無論如何,此曲動態巨大,配器多彩 多姿,是一首備受音響發燒友喜愛的里程碑格局曲目。..."

蕭氏從來都是港樂的強項。在這之前, 港樂有三次超凡的蕭氏演繹:幾年前 Jaap Van Zweden 指揮的第八號那霹靂感至今仍然在耳(可惜那時未建 Blog, 也沒留檔案; 如你有資料,敬請告知); 還有 2008 年 Mark Elder 極具深度的第六號2009 年 Rozhdestventsky 的第十號。可是這一次更不一般。

在大嚎中也能聽到細細的哭泣
Alexander Lazarev 的指揮下,HKPO 蕭氏第十一號的演繹,絕對稱得上“ 鬼哭神嚎“。 描述屠殺的時候,我及朋友們的眼淚滾滾而下。 從來沒聼過港樂能夠放送那麽源源不絕的力量。就算在音樂最歇斯底里的時候,每聲部仍然清晰; 就這一環,水準已經超越了以前任何蕭氏和馬勒的演出。更可貴的是,在大嚎中也能聽到細細的哭泣。這不只是樂隊在音樂澎湃時的出色表現,也是指揮 Lazarev 對樂曲整體的理解和描述。 聼這場音樂會赫然就是一個祭拜的經歷。

蕭氏很多作品,包括第十一號, 演繹最難的是對連貫性的要求。各式各樣的微弱聲音滿佈此曲, 平庸點的演繹會令人在刺激過後容易產生乏味的感覺。在這些地方 Lazarev 沒少費周章, 在一個緊接一個隊員或聲部身上張羅到豐富的色彩, 絕無冷場。

令人遺憾的是,可能日子特別之故,當日上座率我想四成不到。更糟糕的是,最後一個音符還沒完全過去就有一位先生大叫 Bravo, 破壞了一個完美的音樂會。 可慶之後 Bravo 之聲仍然不絕。

Alexander Lazarev
久 違了的 Lazarev 是一個非凡的指揮。自我聼了他在 2005 年指揮港樂後,就非常仰慕他。那次全俄國作品, 其實比這次難度更高。上半場 Rimsky-Korsakov 的 Russian Easter Overture 及Prokofiev 的 Violin Concerto 2 (Takezawa 拉) 對大家來説比較耳熟能詳;真正令人驚嘆的是下半場兩個冷門曲目。 Liadov 的 Nenie 色彩豐富多變;Borodin 的 Symphony No. 2 氣勢如虹。

友人聼了 RTHK 的訪問,說 Lazarev 很謙卑,強調“指揮”最重要的是跟樂隊的溝通。其謙卑從謝幕也可看到;他不停地用手勢把掌聲推向樂隊。

這 才是個真正的“大師”,一個注重令音樂打動人心而不是令樂隊服從的音樂家!希望他不用我們再等五年, 很快重臨香江。

P.S.
1. 有沒有留意到海報的詭(鬼)異色彩?
2. 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一篇有同感的文章:香港管弦樂團政治不正 確??

17 April, 2010

介面

介面:中文的輸入和輸出

沒有介面就沒有出和入,而出和入的異同是介面説了算的。介面可以是人性的,人爲的,有商榷的,也可以是經過精確的科技,一種無私的運算。

電腦怎說都是西方/英文的玩意, 要用中文就要用輸入法的介面向電腦供應代碼。輸入法很多種,可說各有千秋,也各有缺點。我呢,因爲拼音還可以,就選擇了電腦裏早已備用的微軟 IME3.0。這軟件的 Default Setting 只能輸出簡體,我這個電腦《弱視》(僅次於《盲》)也就將就地用了好一陣子。

我聼人說這拼音輸入法可以輸出繁體,但在 Google 上的許多指南 (也就是我用過的) 都只教人去到最基本的 Default Setting 就停了,沒有更多。本以爲就這樣吧,但心裏面不服氣,前幾天又搜索了一下,居然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 link。原來只要多走一小步, 選擇 Charset, 就可輸出繁體。成功後是又開心又好笑。這個 "Charset" 我是見過的,但因不知其功能沒去動它, 也沒醒悟它可能就是“Character Setting” 的意思。

想了想,用這軟件的人,幾乎百份百是用來輸出簡體的,而那些《指南》(又是一種介面) 也是由這些人寫的。忽略了像我這種用來輸出繁體的用家,是理所當然。

由入到出,只要經過介面,就有損耗,就有麻煩,那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15 April, 2010

Letter from NYC 2010 (1): Western “ Papercut“ 西方《剪纸》

Letter from NYC 2010 (1): Western “ Papercut“ 西方《剪纸》

前几天在 F 车里看到了纽约地铁 (MTA) 赞助的艺术, 是法国艺术家 Beatrice CoronAll Around Town (要看大一点点的图片,按这里)。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用咱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手法, 用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出来, 丰富了视野。反之,中国的传统艺术怎么就好像裹足不前了呢?是包袱重,惰性强,还是没自信呢?

牢记着她的名字,就在 Google 发现了很多她的资料。原来她在亚洲也有很大的知名度。

艺术家的网页很有趣, 值得慢慢浏览。

02 March, 2010

Film: Wim Wenders' Lisbon Story

Film: Wim Wenders' Lisbon Story

Click here.

10 February, 2010

主编的话: 虎年

主编的话: 虎年

踏入 2010 年后,虎年在即,忙七忙八,没太多时间做真正想的事。 我们中国人已要过两个年,香港人更把年底的圣诞节也纳入,忙上添乱。有些要说的在元旦日的文章里说了,不再重复。现在要出几天远门,就在此跟各位拜个年。 祝各位身体健康

10 January, 2010

摄影随想:影子说什麽,摄的是什麽?

摄影随想:影子说什麽,摄的是什麽?

最近几天,连着两位音响朋友(也是照相机发烧友)问我何时会换照相机, 这令我想起很多东西。

第一部照相机
父亲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是一向不爱机器, 没有照相机,没有音响,连表都不带。除了每年去照相馆拍的全家福之外,其他童年照片都是喜爱我们小孩的叔伯和邻居拍的。

到我大一点了,就像大部分男孩一样,对照相机有了兴趣。家里环境不容许, 到中学的时候才有一部港产的塑胶 Halina (一位叔叔送的), 好像是这一部 (认得那套套)。其实 Halina 不差,是香港当年的一个国际性品牌, 也是 OEM 大厂(见此)。因此参加了学校的兴趣班,学会了洗相片。其实黑房的乐趣比照相更多,但家里买不起,只能在学校排队。不过那还是挺开心的, 也因为这样保留了一些少年的照片。每次重温,看着自己照,也是自己洗的照片里那年轻的母亲和妹妹,都会感叹岁月不饶人,而看自己更不用说了。

第一部 SLR
1972 年,在纽约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在餐馆打工。工钱虽然不多,但因为住在家里,也足够供养自己, 还剩一点零钱。其实在这一方面我们这一代较现在年轻人来得容易点。想想,现在在餐馆打份工可能交大学学费吗?不得不想起以前在我屋苑倒垃圾的中年女士, 打五份工供儿女在澳洲上大学, 还能保持整洁的仪容, 韧力动人。

1973 第一次买了东西给自己,很是开心。那就是图中的 Minolta SRT200;那是最便宜的 SLR 照相机,全人工(但有电子测光)。镜头不一样,是便宜许多的基本镜头 50mm, 光圈 2。其后又买了大炮一样的 Tokina 35-135 mm,加在本已不轻的机身上,扛起来并不容易。 虽然如此,还是拖着它们南征北讨,爬了上长城,走过了沙漠, 不亦乐乎。我的 SLR 器材也只这些,再没添加。今天上网,才戚然知道 Minolta 照相机已成绝唱。当年还买了两件东西,就是 Peugeot 脚踏车**和第一套 LoFi。

从幻灯片到傻瓜机的年代
那年代,除了大家都要看的家庭照外,其他照的几乎全是 KodachromeEktachrome。 Kodachrome 用的多是 KSA64, 但大好天时也会用 25。打个音响的比喻,64 比 25 的分别就像 MC 唱头的 high-output 和 low-output。虽然我的器材并不是顶尖,也还过得去;这些幻灯片,在今天放映出来还是那么立体有致,再好的数码, 怕也无能出其右。再打个音响的比喻, 就是 Analogue vs Digital。除了指标级的素质外,比起普通菲林来幻灯片会环保点。

八十年代后期,认识了太多的新朋友, 为了方便抓捕稍纵即逝的美好光阴,终于改了用傻瓜机(第一部是 Olympus XA1), 但仍有用幻灯片。因为环保意识日渐强茁, 拍普通菲林后,都先用 Contact Sheet (不知道是什么的话就按这里) 挑出像样的去冲洗##。很多时候,看看 contact sheet 就够了。

其后回港,因为生活上的改变,对摄影的兴趣日渐衰减, 几年都拍不了几张。近年来,一半因为上网和音响的关系,才添置了数码傻瓜机。现在的 Lumix LX-1 在阴暗的环境(也就是大多音响天地)表现不佳,但为了照死物再添一部照相机又觉得有点浪费,故此继续挣扎着,看吧,未来会不会有一部数码 SLR!

影子说什麽,摄的是什麽?
数码摄影绝对是一件好事,起码环保多了, 方便之余又较容易修饰剪裁, 对一般人(包括我)是天赐。图片上载也是好事,但就没那么绝对。我想网上十之八九的图片都是不需要的, 照得好的话还行,不好的话就烦人。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Time is Money 这两句话有点一样,常挂在嘴上的人在我的经验里较多是缺点内涵的人。我们常说,言之有物,其实照相也一样。网上照片内容缺乏的不说,构图不好的不稀奇,因为器材的局限素质差点更不是问题,但用好的照相机拍出来而颜色偏差到不堪入目的才真奇怪。

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是觉得世界上颜色越来越泛滥,但是看下去却越来越单调。 这不是因为我们对五颜六色的广告麻木了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复杂的颜色(Complex Colors)在人造的世界里其实没有以前丰富。 不信的话, 看看名牌衣服就知道了,以前 Chanel, Dior 等的颜色非今日可比。前一阵子和一位染厂的老板谈了一阵子,知道这是因为现在很多有毒素的染料都不能用了,这才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

从职业到剧场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的职业是病理学, 常年看显微镜。切片检查的世界里颜色不算多但是极为讲究。一点点色温的差别可以成为定断的基础。可能因为如此我对颜色极为敏感。好的镜头和坏的差别当然很大,这跟民用品无别 。这一辈子用过最好的显微镜是一位导师的一部古董黄铜 Zeiss(像这部), 其素质无与伦比,之后用的 Zeiss, Leica, Nikon, Olympus 等都驷马难追。在 500x 下,那 AFB (肺痨菌)的立体感, 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开会和教书都要用上图片, 故此常用显微镜照相机。大都用 Ektachrome 幻灯片,教一课要带上几盘, 煞是不便。到 90 年代中期改用数码相机和 Power Point, 确实方便多了。

我想我往镜头里看的时间比一般摄影师都未必会少。虽是另一码子事, 但也可能因为这样, 对摄影不会再过分热衷。:-)

值的一提的是在 1995 年的艺穗节,我和好友, 亦资深戏剧家卢伟力合作,以 Doctor's Act 之名演出了多媒体话剧《爱滋骚》(合作的有张辉,素黑, 麦海珊等人)。剧中用了很多我收集的艾滋病幻灯片投影。 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 也是唯一的一次把职业和兴趣结合的过程。

注:
##晒相片我一定要白边,2R/3R 都还可以,4R 就不喜欢。
**我 73 年买的 Peugeot 是最便宜的,型号我想可能是 UO-8。 为了把买车的钱赚回来,我每天在马路上骑去上课上班, 一天来回大约 10 英里。 车费是省回来了,但后来因为几次几乎发生意外,觉得侥幸之余就放弃了。90 年一次大搬家就送了一个刚从大陆来的人。不知道今天在哪里。

01 January, 2010

2010 “后 97“ 年代

在新一年的第一个早上,我继续看《七十年代》,一本令人反复反思的好书。阿城说得好:

“... 可以说,八十年代结束于1989年。八十年代早结束了一年。 1976年结束了七十年代,七十年代早结束了四年。 不过,算上1976年后的四年,八十年代有十三年。 七十年代呢,从1966年算起,有十年,所谓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按 decade 划分,不准确,不符合。人生不是猪肉,不可以这样一刀一刀按斤切..."

那我们香港的零零年代呢?我认为应该称为 “后 97“ 年代, 还没结束,漫长的等待但愿不会以悲剧画上句号。我是不乐观的

在这浮华的年代,有心人只好默默地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在海里捞针, 能做好自己的就很好了!这个 Blog 开办才一年多, 没太多的时间打理,希望新的一年能更实际地为大家带来更充实的内容。 我欢迎读者给我意见 (doctorjohn@myself.com)。

我在香港的时候, 每星期都会过深圳。那里没有电脑, 没法写东西以至很多题材只能装在脑里。如果一切没变的话,我希望今年能在那里搞一台方便自己。现在是太多东西想写,时间却太少。

自 从〈掌心雷〉手写板报废了后,都在用简体拼音法输入中文, 一方面因为母语是国语能适应,另一方面也能令自己的发音更进步,一举两得。以往会用翻译器翻成繁体,可是有些字,像〈最后〉的〈后〉或 〈这里〉的〈里〉, 是翻不过来的, 只能成为繁体里的白字 (一些中英文都糟糕透的猢狲还曾为此大造文章, 煞是可笑)。其实我也嫌烦,就索性用简体吧, 反正一家,而文章重要的还是内容, 创新和表达。当然,有时间的话, 我是会想学个繁体的键盘输入法, 毕竟繁体字好看,也是传统。

在此祝各位 Happy New Year! 展望每个香港人能最后自己说了算!

附:《七十年代按这里 按这里 可看部分。张郎郎宁静的地平线〉一篇 非看不可;里面有个死囚的爱情故事,令人看了唏嘘不止, 痛入心肺。这书最好能买下,以便慢慢细嚼。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对于国家,个人,以及自由民主的反思与响往, 还有受害者表达出来的宽恕与宏观 , 更令人动容。反之,充斥香港网上, 用来攻击人的〈爱国〉,〈爱港〉,〈黄白〉论调, 每每显得表面, 而因缺乏对自身及历史的认知更为可怕。

20 November, 2009

pic from Village Voice

Letter from New York:
此间彼间 繁荣背后的沧桑


大都市繁荣背后定有沧桑。十一月三号此间 The Village Voice 的封面令我吃了一惊,等不及下在街上就翻阅了有关文章。内容报道的是唐人街的 《版间房》, 比香港的笼屋好不了多少。

Village Voice 文章


肯定有些中国人看了会觉得是辱华,但要知道 Village Voice 是纽约的另类报纸,历史悠久,以捍卫民主及前卫的报道驰名。